發表于:2001/11/18 21:36:00
#0樓
1.總體市場規模
1983年工業控制計算機被列入國家計算機系列型譜及發展規劃。目前,我國工業控制計算機(包括工業控制計算機系統,分散型工業控制計算機系統、工業控制功能模塊系列、自動測試系統和數控、程控裝置五大系列)技術、產業和應用都有了很大的發展,我國工控機行業已經形成。
我國工控機系統的發展,大多是在引進成套設備的同時,也相繼引進了各種工控機系統,并開始自己設計控制系統和裝置,然后進行消化吸收,進行二次開發和應用;也有的是引進技術與外商合作合資組裝生產國外產品并逐步實現國產化。
目前我國工控機市場規模為95~127億元人民幣,其中工業PC機及板卡25~30億元;嵌入式計算機(含控制器)15~20億元;PLC規模是15~17億元;DCS系統15~20億元;數控系統15~20億元;進口機電設備配套控制設備約20億元。
本次調查中,生產PLC的廠家占30.43%;生產工業PC機的占21.74%;生產DCS的占17.39%;FCS占8.7%;其它(自動化儀表、模塊)為21.74%。
2.可編程序控制器(PLC)
目前,我國的PLC生產有一定的發展,小型PLC的有些品種已批量生產,中型PLC已有產品,大型PLC已開始研制,有的產品不僅供應國內市場,而且還有出口。PLC主要用在各種爐窯、機床、機械、冶金、各種生產線、鐵路、水處理設備等等。
國內PLC形成產品化生產的企業約30多家,年產量超過1000臺的不到10家。主要生產單位有:蘇州機床電器廠、上海香島機電制造有限公司、機械部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所、江蘇嘉華實業有限公司、蘇州電子計算機廠、杭州機床電器廠、遼寧無線電二廠等。國內產品市場占有率不超過10%。
1996年銷售約9萬臺套,其中進口8萬臺套(用匯1.2億美元),總計約合人民幣15億元。
本次調查中,應用Siemens產品的用戶占20.83%,Modicon、A-B、OMRON用戶各占14.58%;三菱公司用戶占8.33%;GE占6.25%;富士占4.17%;其它(日立、光洋、東芝、NEC、三星、B&R、利瑪(機械部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所電子工廠)和嘉華各占2.08%。
從抽樣調查結果看,用戶選用PLC產品仍以國外產品為主,并以SIEMENS、MODICON、A-B公司、OMRON、GE公司和三菱等產品為多。
3.工業PC機
自1992年以來,我國工業PC機市場極為活躍,1993年成為中國的工業PC機年,國產工業PC機市場也保持著穩定發展的勢頭。
根據統計,全國工業PC機的OEM產品海關進口額1996年為27億元人民幣,年增長率為29%。國內工業PC機發展也很快,1995年機械行業國產工業PC機及外設約700臺套,價值約5500萬元人民幣。國內主要有北京康拓、北京四通工控、北京聯想工控、北京工控計算機廠、北京宏拓工控、北京長城工控、北工大、北大方正、上海康泰克電子技術公司、華北工控、電子部六所、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驪山公司等生產廠家。
本次調查中,采用臺灣研華工業PC機的用戶占22.22%;Intel用戶占11.11%;IBM、康拓、聯想、大眾各占5.56%;威達、FANUC、SIEMENS各占3.70%;研祥、四通、北工大、長城、北大方正、丹麥、TX、NEC、飛利浦、DEC、蘋果、日立、OLIVIT、北京計算機三廠、502所、首鋼、兆維、方圓、太極各占1.85%。
從抽樣調查結果看,我國工業PC機市場以海外產品如臺灣研華、Intel 為主,但國內產品也占有一定市場。僅抽樣的5家公司(上海康泰克、北京康拓、北大方正工控部、北京研華興業電子科技公司、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所)提供的資料表明,1997年銷售額為1.61億元,預計1998年達2.07億元,年均增長率為35%。
4.分布式控制系統
由于我國傳統產業改造和新建工程項目對DCS的急需,80年代從國外引進了幾百套DCS來裝備石化、冶金、電力、化肥等企業。我國工業自動化儀表行業同時從國外引進技術,與外商合作合資組裝生產國外DCS,并逐步實現國產化。如,我國機械部重慶自動化儀表所和上海自動化儀表所開發的DJK-7500,航空航天部的友力-2000、電子部六所的HS1000和HS2000、北京康拓公司的KT6000、浙大Supercon、杭州萬盛公司的FB-2000等分散型控制系統。目前,我國的小型DCS系統已投入了工業生產,大中型系統的優化定型已經完成并投產,現已在國家大型石化、冶金、電力工程和全國各行業百多個典型工程中推廣應用。
根據化工部信息中心統計,僅化工行業在1995年就安裝DCS 446套,1997年達671套,年增長率為22.6%,主要用于化肥(189套),氯堿(33套),有機化工(47套)一般化工(52套)。
全國1996年DCS市場銷售15~20億元人民幣,其中國產DCS約占市場5%(近100套),約1億元人民幣。
本次調查表明,在DCS產品用戶中,Hyneywell用戶占22.5%;北京和利時用戶占17.5%;西安橫河公司用戶占12.5%;北京貝利公司用戶占10%;SIEMENS用戶占7.5%;Westing House和Foxboro用戶各占5%;三菱、日立、Fanuc、Rosemount、華強、友力和哈爾濱微電子工程公司、首鋼各占2.5%。
根據北京和利時自動化工程公司(原電子部六所自動化工程部)近幾年共售出國產DCS系統共132套(其中HS1000 26套,HS2000 106套)用戶行業分布如下
電力:29% 冶金:2% 石油化工:29%
建材:7% 輕工、制藥:11% 其它:22%
從抽樣結果可以看到,采用國產DCS產品的用戶已占近50%,表明國產DCS的市場占有相當比例。據被調查者估計,這一市場年增長率達93%。
5.現場總線控制系統
現場總線控制技術給控制系統體系結構帶來了一場革命,將由FCS代替傳統的DCS。國家在“九五”期間為了加快現場總線技術在我國的發展,支持成立了“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現場總線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儀器儀表協會現場總線專業委員會”以推進行業工作,同時在重慶、西安、上海三大生產基地投資進行技術改造,重點放在智能化儀表和現場總線技術的開發和工程化上,補充和完善工藝設備、開發裝置和測試設備、建立智能化儀表和開發自動化系統的生產基地,形成適度規模經濟。集中力量聯合攻關,解決基礎產品和基型產品等50個品種和必要的支撐軟件的開發。重點開發壓力、差壓變送器系列、溫度變送器系列,流量儀表系列,執行器和閥門定位器系列等100個以上的品種。在2000年后,現場總線技術的研究開發重點將轉為基于現場總線的全數字自動化系統的開發和商品化方面。
北京康拓公司采用兼有數字/模擬特性的HART協議,研制開發了ITT智能溫度變送器。利用ITT智能溫度變送器和其它HART產品(如智能壓力變送器、智能液位變送器、智能流量變送器等)組成HART現場總線網絡。
目前現場總線的國際標準還未最后統一,我國也正處于開發現場總線的初始階段。
6.數控系統
在1993年前,用數控系統改造和更新機床約2.5萬臺。在1996年消費數控機床約20000臺(其中進口約14000臺),數控系統約15~20億元人民幣。
7.嵌入式計算機、OEM產品、單片機、單板機、控制器、家電等配套控制器
OEM產品、單片機、單板機、控制器、家電等配套控制器在全國每年約有數百萬臺市場,約20億元人民幣。
在調查中了解到,不少工業企業同時采用多種工控機,工業PC機、DCS、PLC各占有相當比例。如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所在應用PLC方面,選用國內外大中小型PLC約2475臺,其中大型占2.22%,中型占5.66%,小型占92.12%,可見在工業企業應用PLC方面,絕大部分仍是采用小型PLC。
--摘自《計算機世界》
1983年工業控制計算機被列入國家計算機系列型譜及發展規劃。目前,我國工業控制計算機(包括工業控制計算機系統,分散型工業控制計算機系統、工業控制功能模塊系列、自動測試系統和數控、程控裝置五大系列)技術、產業和應用都有了很大的發展,我國工控機行業已經形成。
我國工控機系統的發展,大多是在引進成套設備的同時,也相繼引進了各種工控機系統,并開始自己設計控制系統和裝置,然后進行消化吸收,進行二次開發和應用;也有的是引進技術與外商合作合資組裝生產國外產品并逐步實現國產化。
目前我國工控機市場規模為95~127億元人民幣,其中工業PC機及板卡25~30億元;嵌入式計算機(含控制器)15~20億元;PLC規模是15~17億元;DCS系統15~20億元;數控系統15~20億元;進口機電設備配套控制設備約20億元。
本次調查中,生產PLC的廠家占30.43%;生產工業PC機的占21.74%;生產DCS的占17.39%;FCS占8.7%;其它(自動化儀表、模塊)為21.74%。
2.可編程序控制器(PLC)
目前,我國的PLC生產有一定的發展,小型PLC的有些品種已批量生產,中型PLC已有產品,大型PLC已開始研制,有的產品不僅供應國內市場,而且還有出口。PLC主要用在各種爐窯、機床、機械、冶金、各種生產線、鐵路、水處理設備等等。
國內PLC形成產品化生產的企業約30多家,年產量超過1000臺的不到10家。主要生產單位有:蘇州機床電器廠、上海香島機電制造有限公司、機械部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所、江蘇嘉華實業有限公司、蘇州電子計算機廠、杭州機床電器廠、遼寧無線電二廠等。國內產品市場占有率不超過10%。
1996年銷售約9萬臺套,其中進口8萬臺套(用匯1.2億美元),總計約合人民幣15億元。
本次調查中,應用Siemens產品的用戶占20.83%,Modicon、A-B、OMRON用戶各占14.58%;三菱公司用戶占8.33%;GE占6.25%;富士占4.17%;其它(日立、光洋、東芝、NEC、三星、B&R、利瑪(機械部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所電子工廠)和嘉華各占2.08%。
從抽樣調查結果看,用戶選用PLC產品仍以國外產品為主,并以SIEMENS、MODICON、A-B公司、OMRON、GE公司和三菱等產品為多。
3.工業PC機
自1992年以來,我國工業PC機市場極為活躍,1993年成為中國的工業PC機年,國產工業PC機市場也保持著穩定發展的勢頭。
根據統計,全國工業PC機的OEM產品海關進口額1996年為27億元人民幣,年增長率為29%。國內工業PC機發展也很快,1995年機械行業國產工業PC機及外設約700臺套,價值約5500萬元人民幣。國內主要有北京康拓、北京四通工控、北京聯想工控、北京工控計算機廠、北京宏拓工控、北京長城工控、北工大、北大方正、上海康泰克電子技術公司、華北工控、電子部六所、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驪山公司等生產廠家。
本次調查中,采用臺灣研華工業PC機的用戶占22.22%;Intel用戶占11.11%;IBM、康拓、聯想、大眾各占5.56%;威達、FANUC、SIEMENS各占3.70%;研祥、四通、北工大、長城、北大方正、丹麥、TX、NEC、飛利浦、DEC、蘋果、日立、OLIVIT、北京計算機三廠、502所、首鋼、兆維、方圓、太極各占1.85%。
從抽樣調查結果看,我國工業PC機市場以海外產品如臺灣研華、Intel 為主,但國內產品也占有一定市場。僅抽樣的5家公司(上海康泰克、北京康拓、北大方正工控部、北京研華興業電子科技公司、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所)提供的資料表明,1997年銷售額為1.61億元,預計1998年達2.07億元,年均增長率為35%。
4.分布式控制系統
由于我國傳統產業改造和新建工程項目對DCS的急需,80年代從國外引進了幾百套DCS來裝備石化、冶金、電力、化肥等企業。我國工業自動化儀表行業同時從國外引進技術,與外商合作合資組裝生產國外DCS,并逐步實現國產化。如,我國機械部重慶自動化儀表所和上海自動化儀表所開發的DJK-7500,航空航天部的友力-2000、電子部六所的HS1000和HS2000、北京康拓公司的KT6000、浙大Supercon、杭州萬盛公司的FB-2000等分散型控制系統。目前,我國的小型DCS系統已投入了工業生產,大中型系統的優化定型已經完成并投產,現已在國家大型石化、冶金、電力工程和全國各行業百多個典型工程中推廣應用。
根據化工部信息中心統計,僅化工行業在1995年就安裝DCS 446套,1997年達671套,年增長率為22.6%,主要用于化肥(189套),氯堿(33套),有機化工(47套)一般化工(52套)。
全國1996年DCS市場銷售15~20億元人民幣,其中國產DCS約占市場5%(近100套),約1億元人民幣。
本次調查表明,在DCS產品用戶中,Hyneywell用戶占22.5%;北京和利時用戶占17.5%;西安橫河公司用戶占12.5%;北京貝利公司用戶占10%;SIEMENS用戶占7.5%;Westing House和Foxboro用戶各占5%;三菱、日立、Fanuc、Rosemount、華強、友力和哈爾濱微電子工程公司、首鋼各占2.5%。
根據北京和利時自動化工程公司(原電子部六所自動化工程部)近幾年共售出國產DCS系統共132套(其中HS1000 26套,HS2000 106套)用戶行業分布如下
電力:29% 冶金:2% 石油化工:29%
建材:7% 輕工、制藥:11% 其它:22%
從抽樣結果可以看到,采用國產DCS產品的用戶已占近50%,表明國產DCS的市場占有相當比例。據被調查者估計,這一市場年增長率達93%。
5.現場總線控制系統
現場總線控制技術給控制系統體系結構帶來了一場革命,將由FCS代替傳統的DCS。國家在“九五”期間為了加快現場總線技術在我國的發展,支持成立了“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現場總線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儀器儀表協會現場總線專業委員會”以推進行業工作,同時在重慶、西安、上海三大生產基地投資進行技術改造,重點放在智能化儀表和現場總線技術的開發和工程化上,補充和完善工藝設備、開發裝置和測試設備、建立智能化儀表和開發自動化系統的生產基地,形成適度規模經濟。集中力量聯合攻關,解決基礎產品和基型產品等50個品種和必要的支撐軟件的開發。重點開發壓力、差壓變送器系列、溫度變送器系列,流量儀表系列,執行器和閥門定位器系列等100個以上的品種。在2000年后,現場總線技術的研究開發重點將轉為基于現場總線的全數字自動化系統的開發和商品化方面。
北京康拓公司采用兼有數字/模擬特性的HART協議,研制開發了ITT智能溫度變送器。利用ITT智能溫度變送器和其它HART產品(如智能壓力變送器、智能液位變送器、智能流量變送器等)組成HART現場總線網絡。
目前現場總線的國際標準還未最后統一,我國也正處于開發現場總線的初始階段。
6.數控系統
在1993年前,用數控系統改造和更新機床約2.5萬臺。在1996年消費數控機床約20000臺(其中進口約14000臺),數控系統約15~20億元人民幣。
7.嵌入式計算機、OEM產品、單片機、單板機、控制器、家電等配套控制器
OEM產品、單片機、單板機、控制器、家電等配套控制器在全國每年約有數百萬臺市場,約20億元人民幣。
在調查中了解到,不少工業企業同時采用多種工控機,工業PC機、DCS、PLC各占有相當比例。如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所在應用PLC方面,選用國內外大中小型PLC約2475臺,其中大型占2.22%,中型占5.66%,小型占92.12%,可見在工業企業應用PLC方面,絕大部分仍是采用小型PLC。
--摘自《計算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