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199rrr.com 2024-12-26 16:13 來源:賽迪顧問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城市是中國推進新型工業化、打造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載體。賽迪顧問于2024年12月25日在湖北省荊州市舉辦的2024先進制造業發展大會上發布《2024年先進制造業城市研究》,提出城市先進制造業發展的“三類模式”“三大趨勢”“三點建議”,旨在助力城市先進制造業發展,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
一、新發現:城市先進制造業發展三種模式
通過連續多年對城市先進制造業發展的追蹤觀察及研究,賽迪顧問先進制造業研究中心對城市先進制造業發展演進曲線進行了迭代升級,形成了城市先進制造業發展曲線2.0。該曲線將城市先進制造業的發展階段劃分為躍升期、擴張期、發展期和起步期四個階段,不同階段的城市展現出獨特的發展特征,并在城市間形成了各異的協同關系模式,具體可分為鏈帶式、單星式和軸輻式三種主要模式。
圖1 城市先進制造業發展演進曲線2.0
數據來源:賽迪顧問2024,12
(一)鏈帶式:多處于城市先進制造業發展演進曲線的擴張期,均衡發展特色明顯
模式特征:鏈帶式模式通常涵蓋多個地理位置相鄰或接近的城市,各個城市均擁有較為豐富的生產要素,這些城市之間交通基礎設施完善,經濟聯系緊密,通過健康的競爭、緊密的合作和有效的協同,建立起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緊密關系。這種關系不僅提升了整個區域先進制造業的競爭力和效率,而且促進了鏈帶式模式中的先進制造業城市均衡發展。
圖2 鏈帶式模式
數據來源:賽迪顧問2024,12
(二)單星式:多處于城市先進制造業發展演進曲線的擴張期及發展期,區域帶動能力亟待挖掘
模式特征:單星式模式特指那些原材料資源豐富、科技創新資源充裕、人才與資本等生產要素豐沛的城市。這類城市先進制造業自身發展勢頭良好,但在與周邊城市的聯動和區域帶動能力方面表現較弱,未能有效形成以大城市為核心,帶動大中小城市協同發展的高質量發展格局。這種模式下的城市,盡管在某些方面表現出色,但在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產業集群發展方面,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圖3 單星式模式
數據來源:賽迪顧問2024,12
(三)軸輻式:分布于城市先進制造業發展演進曲線的各時期,集聚效應顯著
模式特征:軸輻式模式包括涵蓋了兩類城市及兩種細分模式。兩類城市即樞紐中心城市和受輻射的周邊城市。兩種細分模式為單樞紐和雙樞紐軸輻式,在單樞紐軸輻式中,存在一個核心樞紐中心城市,與受輻射的其他城市聯系緊密;在雙樞紐軸輻式中,存在兩個樞紐中心城市,這兩個城市之間人流、物流、資金流往來頻繁,周邊城市通常與其中一個樞紐中心城市保持較為緊密的聯系。
在軸輻式模式中,樞紐中心城市通過其強勁的經濟實力和發展潛力,吸引周邊城市的高端生產要素,這種要素稟賦的差異將促使先進制造業領域的企業在樞紐中心城市集聚。但在一定的條件下,樞紐中心城市所能達到的先進制造業集聚經濟規模是有限的,當超過這一限度,城市的生產要素成本隨之上升,企業利潤下降。在這種情況下,樞紐中心城市的企業會逐步向外遷移,生產要素會向周邊城市擴散,以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高效的資源配置。
圖4 軸輻式模式
數據來源:賽迪顧問2024,12
二、新時期:先進制造業發展趨勢洞見
(一)從實體到數字,開啟數實融合新紀元
先進制造業正經歷著從傳統的實體制造模式向全面數字化乃至智能化轉型的深刻變革。這一進程中,實體制造曾依靠手工操作和機械生產支撐起龐大的工業體系。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先進制造業逐步邁入數字化時代,通過集成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與管理系統,實現了生產流程的高效協同與數據驅動的優化決策。如今,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為先進制造業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從智能工廠、預測性維護到自適應生產,人工智能不僅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與靈活性,還促進了產品質量的飛躍與個性化定制的普及,引領先進制造業邁向更加高效、綠色與可持續的未來。
(二)從要素到標準,聚焦大國競爭新戰場
在技術日新月異與全球供應鏈經歷深刻重構的背景下,先進制造業的競爭焦點已經顯著地從生產要素和成本的傳統較量,升華到了技術標準和規則制定權的高層次競爭。這一轉變要求各國不僅要在技術創新上持續突破,更要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過程,在全球市場中獲得主導權和話語權,增強全球影響力。通過掌握技術標準,企業不僅能有效規避貿易壁壘,還能促進產業鏈上下游的深度融合,加速產業升級,為先進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從增長到韌性,邁向經濟增長新周期
在全球化和不確定性日益加劇的背景下,先進制造業的發展策略已悄然轉變,從單純追求經濟增長,轉向更加注重經濟的可持續性和韌性。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市場環境,先進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的靈活性和抵御風險能力成為了先進制造業穩定發展的關鍵所在。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先進制造業正積極推動綠色生產,優化資源配置,同時,加強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合作,構建多元化、韌性強的供應鏈體系以應對市場波動和外部風險。
三、新要求:城市先進制造業發展建議
(一)把握創新融合,搶占機會窗口
以創新為引擎,激發先進制造業新動能。一是強化產業鏈協同,鏈接全球高端創新資源與生產要素,構建以企業為創新主體的協同創新網絡,形成產業創新生態網絡。二是激發人才創新活力,探索建立跨行業、跨地區的技能培訓與人才交流合作長效機制,加快人才的培養與流動,為制造業的創新發展提供強大的人力支持。三是高質量建設創新平臺,完善省、市級創新網絡體系,加速科技成果的示范應用和落地轉化。以融合為動力,塑造先進制造業新模式。一是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緊緊把握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機遇,順應數字技術同制造、能源、材料等技術加速交叉融合趨勢,大力推動智能制造,培育壯大智能服務新模式新業態。二是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促進現代物流和制造業高效融合,強化研發設計服務和制造業有機融合,推進消費服務重點領域和制造業創新融合。
(二)依托品牌質量,實現路徑突破
以質量為根本,煥發先進制造業新生機。一是推動產品創新,鼓勵企業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加強設備更新,提升對市場的響應速度,并推動新產品的規模化應用。二是持續質量優化,建設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完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提升“中國制造”的品質。三是提升品牌價值,提高產品的市場認可度和消費者忠誠度,塑造強有力的“中國品牌”。以優化為路徑,構建先進制造業新體系。一是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優化產業結構,提升優質產品的供給能力。二是加快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強化關鍵核心技術的創新應用,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化、集群化、生態化發展。三是積極謀劃未來產業,培育新產業和新賽道,加強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豐富完善應用場景。
(三)堅持綠色發展,跨越增長瓶頸
以低碳為基礎,打造先進制造業新動力。一是構建清潔能源供應體系,結合城市先天優勢,因地制宜發展風、光、氫、儲、地熱、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供應手段。二是加大低碳技術的應用和推廣,聚焦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前沿,通過實施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工程,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推廣。三是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強化政策引導,完善激勵機制,綜合運用財政、金融等方式支持產業低碳發展。以綠色為引領,開創先進制造業新局面。一是發展綠色低碳新業態,鼓勵企業采用先進適用技術,加強設備更新,以此降低資源消耗,保護環境,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二是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建設綠色工廠,開展綠色生產,不僅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為新型工業化的推進注入新動力。三是構建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生產體系,通過實施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促進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的和諧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