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199rrr.com 2022-03-31 09:39 來源:世界經濟論壇
世界經濟論壇今日宣布,有13家新工廠加入其全球燈塔網絡——這個由103家世界一流制造工廠和價值鏈組成的社區致力于積極利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各項技術,提高運營績效和環境可持續性。
在當前地緣政治形勢下,各行各業為了應對國際動蕩和經濟挑戰,努力提高員工參與度和維持運營,因此本地制造和供應鏈的韌性變得至關重要。企業面臨的新壓力還在于,如何維持可持續發展承諾,加快向可再生能源轉型,同時應對更加緊迫的能源市場中斷問題。
燈塔工廠利用各項先進技術,提高供應鏈韌性,強化綠色舉措,促進員工參與,同時提高生產效率。在這些措施的推動下,66%的燈塔工廠通過減少消耗、資源浪費和碳排放,提高了可持續性;82%的燈塔工廠提高了生產效率。
憑借在減少環境足跡方面的突出表現,三家燈塔工廠被評選為“可持續發展燈塔工廠”。這些全球領頭羊在運營過程中積極釋放第四次工業革命各項技術的潛力,不斷踐行可持續發展承諾并提高運營競爭力。
最新發布的報告《全球燈塔網絡:負責任行業轉型實踐指南》介紹了制造商如何有效推廣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技術,同時實現上述各項效益。
世界經濟論壇“塑造先進制造業與價值鏈的未來”平臺總監Francisco Betti說:“在世界努力應對諸多挑戰的背景下,燈塔工廠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實現商業目標的同時創造了可持續發展效益,提高了生態效率。我們希望這些燈塔工廠繼續為全球生產社區照亮未來之路,采取負責任的方式,積極打造人類、社會和環境共同受益的未來制造業。”
麥肯錫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數字制造業全球負責人Enno de Boer表示:“這103家燈塔工廠向我們展示了數字技術如何提升價值鏈韌性,促進增長以及環境和人類可持續性。過去,實現可持續性和韌性通常要以犧牲效率為代價,但如今這已經發生改變。企業現在可以使用數字指南和科技工具,提高運營的靈活性、敏捷性和可持續性。有了這些工具,他們就可以增強人的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領域的突破并加快科技創新——這就是智能制造的秘訣。”
新增的三家可持續燈塔工廠包括:
強生公司旗下的楊森制藥公司(科克):楊森愛爾蘭科克工廠長期支持旨在提高可持續性的地區行動倡議,目前正推動公司實現2030碳中和承諾。通過第四次工業革命技術支持下的實時發布、自適應性流程控制和其他可持續發展工作,該工廠優化了流程,在將產能提高34%以滿足業務需求的同時,將每公斤產品的碳排放量減少了56%。
施耐德電氣(勒沃德勒伊):施耐德電氣勒沃德勒伊工廠安裝了工業物聯網傳感器,并將其與數字平臺互聯,釋放了數據的力量,將能源管理效率提高了25%,將材料浪費降低了17%,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25%。工廠的目標是,到2025年在不抵消的前提下實現凈零排放,在施耐德電氣全球范圍內率先實現可持續發展承諾。這座智能工廠配備了零廢棄水回收站,將其連接至云端分析平臺,并使用人工智能模型進行監測,以預測工藝漂移情況,將全球用水量減少了64%。
西部數據(檳城):西部數據這座垂直整合的智能化工廠將能耗降低了41%,用水量降低了45%,材料浪費減少了16%。由于采取了物聯網傳感器、數字孿生建模、以數據分析為動力的工廠管理系統、自動熄燈和機器學習等第四次工業革命技術,工廠提升了可持續性,且在過去的四年中,該廠產能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43%。在多項技術的共同作用下,該廠獲得了馬來西亞綠色建筑指標認證。
新增的13家燈塔工廠如下:
歐洲
強生公司旗下的楊森制藥公司(拉蒂娜):楊森拉蒂娜工廠一直在積極部署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技術解決方案,致力于提高新產品的上市速度、競爭力和靈活性,并提高產品質量,將產品不合格率降低了30%,將產品上市時間縮短了84%,同時將能源成本降低了10%,將物流勞動成本降低了72%。
賽諾菲 (巴黎):為了加快實施節約計劃,賽諾菲在兩年前開啟采購運營數字化,并積極采用分析技術。截至目前,該廠已經打造和部署了六大產品:數據平臺、成本建模平臺、成本監測平臺、智能化招標分析平臺、供應商績效追蹤平臺和系統監測管理平臺,將工廠開支節省了10%,并改變了工廠的運作方式。
Teva梯瓦制藥(阿姆斯特丹):全球采購部為梯瓦制藥雄心勃勃的毛利率改善計劃立下汗馬功勞,也為公司的自由現金流目標作出了貢獻,致力于到2024年底節約三倍的歷史性銷售成本。為此,全球采購部在一年半時間內采用了多項第四次工業革命技術,將勞動力工作效率提高了30%,為員工提供了技能升級培訓,優化了跨部門合作流程,打破了部門之間的界限,并正在梯瓦內部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
亞洲
京東方科技集團(福州):為了用一流的產品質量贏得市場份額,京東方福州在完全自動化的生產系統中廣泛采用了人工智能和高級分析技術,力求實現最卓越的產品質量、設備效率和能源可持續性,在未進行重大資本投資的情形下,將新產品產量提升期縮短了43%,將單位成本降低了34%,并將產量提升了30%。
博世(長沙):面臨20%的勞動力成本增長、市場價格連年下探超10%以及客戶訂單頻繁波動等市場不利因素,博世長沙通過45個結合自動化和人工智能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用例的成功實踐,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保持其市場領先位置,完成了對新能源汽車客戶100%的滲透,并且幫助工廠實現碳中和。
海爾(鄭州):為了應對快速增長的熱水器市場需求,也為了滿足對高端產品和服務的日益增長的要求,海爾鄭州工廠利用大數據、5G邊緣計算和超寬帶解決方案,與供應商、工廠和客戶建立了更加緊密的聯系,在2020-2021年將訂單響應速度提高了25%,生產效率提高了31%,產品質量提高了26%。
強生消費品(泰國)有限公司(曼谷):為了提升靈敏度、提高盈利水平和節省成本,強生曼谷工廠采用了協作式供應鏈控制塔、計算流體力學、人工智能能源優化、高級物流數據分析等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多項技術,將價值鏈的營業收入增加了47%,庫存水平降低了25%,端到端供應鏈周期縮短了43%,生產效率提升了42%,并將碳足跡優化了20%。
LG電子(昌原):為了將產品組合的復雜性降低70%,滿足客戶對產品質量的更高要求,以及為了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LG電子重新規劃了位于韓國昌原的一座舊工廠,利用柔性自動化、數字化績效管理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將其改造成為一座數字化工廠,從而將生產效率提高了17%,將現場質量提高了70%,同時將庫存和能耗水平分別降低了30%。
美的(荊州):鑒于消費者期望的變化以及產品的日趨復雜,擁有三十年歷史的荊州工廠大規模引入了柔性自動化、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致力于改變制造系統,從而將勞動力生產率提高了52%,生產周期縮短了25%,單位產品的公用資源消耗降低了20%。
美的(合肥):為了滿足國內高端市場的需求和海外市場擴張的需要,合肥美的洗衣機有限公司在整個端到端價值鏈廣泛部署了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旨在提高響應速度和供應鏈效率,最終將訂貨交付時間縮短了56%,客戶報告的缺陷率降低了36%,勞動生產率提高了45%。
寶潔(廣州):為了滿足上升了45%的電子商務需求,寶潔廣州利用人工智能、柔性自動化和數字孿生技術,對價值鏈上多個系統進行整合,更好地服務全渠道消費者。這一舉措提升了供應鏈的響應速度,將庫存和物流成本分別降低了30%和15%,三年內的準時交付率達到了99.9%。
施耐德電氣(海得拉巴):客戶需求的不斷變化、業務增長達54%,施耐德電氣實施了工業物聯網基礎設施、預測性/規范性分析和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技術,將現場故障率降低了48%,訂貨交付時間縮短了67%,同時將生產效率提高了9%。
聯合利華(達帕達):為了加快創新步伐、更快響應消費者需求、在日益嚴峻的市場環境中提升成本競爭力和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聯合利華達帕達工廠在端到端價值鏈中采用了數字化、自動化和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技術,將產品開發周期縮短了50%,制造成本降低了39%,能源消耗減少了31%。
關于全球燈塔網絡
全球燈塔工網絡是由生產工廠和價值鏈組成的社區,其成員都是善于采用并整合第四次工業革命各項先進技術的世界領導者。這些燈塔工廠利用人工智能、3D打印和大數據分析等第四次工業革命技術,大規模提升效率和競爭力,轉變商業模式以推動經濟增長,增強勞動力能力,并保護環境,并推動各地區、各行業的制造商參與學習。該網絡是世界經濟論壇與麥肯錫公司合作開展的項目,加入網絡的工廠和價值鏈由一個獨立的專家小組評選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