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199rrr.com 2020-09-01 13:46 來源:李群自動化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對全球社會、經濟、科技等方方面面都產生了全方位且深遠的影響,其中影響最突出的當屬新興技術經濟的發展。
在這一輪數字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中國是以“新基建”為主導的。相比于傳統基建領域,新基建的建設和發展的核心在于技術創新,聚焦科技創新的同時帶動其他產業發展,因此新基建的推動將對后疫情時代城市經濟的恢復起到關鍵作用。
基于此背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鳳凰衛視共同發起,鳳凰龍行與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攜手打造“后疫情時代的智能融合新基建”線上交流會系列,邀請各界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研判中國新基建與綠色金融、科技創新的前沿動態和發展前景,分享后疫情時代合作共贏的新方向。東莞市李群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的創始人石金博女士應邀參加了第二期以“后疫情時代,科技創新如何助力新基建概念落地與經濟復蘇?”為主題的線上交流會,與大家分享了關于新基建與工業自動化領域的一些觀點及看法。同期參與的還有來自深圳人工智能產業協會、香港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學會、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香港應科院、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北京航天智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代表。
圖片來源:鳳凰衛視龍行天下欄目
作為一家專注于輕量型高端工業機器人研發、生產、銷售與應用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多年來李群自動化堅持自主創新,立足本土化發展,致力于為全球制造企業提供卓越的機器人產品和服務。
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如何迅速對接市場
在圓桌會議交流的過程中,主持人就在今年這種特定的環境下,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如何迅速對接市場發出提問,石金博表示從工業自動化這個行業來說,新基建更多的是順勢而為。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所需制造技術的快速提升,這里面涉及到的機器人技術、智能技術的創新發展也是李群自動化創立的初衷。
而對于工業領域的企業來說,如何快速對接市場,一方面要在傳統領域里尋找自己的定位,沉淀自己的技術,另一方面還要不斷的向市場宣揚一種價值觀,要讓他們有從習慣于傳統制造到逐步認識到新技術所帶來的高效率的一個過程,否則這些新興的科技創新成果很難轉換成實際的價值。
在與市場接軌的過程中,資本與研究團隊之間的融合問題方面,石金博認為對于工業自動化行業來說,既是實體的制造業,又面臨著國內外眾多的競爭,本身需要的投資周期難度都會更大。但現在專業的投資人越來越多,更懂得如何去分辨核心技術、生產價值、團隊價值等,相對來說就會更加有效。
創新科研技術與傳統生產方式的結合正在被市場所接納,這個信號在這次疫情后的表現尤其明顯,石金博補充道。最直觀的就是對于機器人的應用以及對國產品牌的選擇增多,這其中原因一方面是產品技術,一方面是專業服務,就李群自動化來說,多年的沉淀和積累讓國產機器人在品質和性能上也越來越得到大家的普遍認可,而本土化的企業更能針對性滿足客戶的需求。
中小企業如何解決人才問題
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在于人,而隨著新基建的發展,也將帶來高科技人才的缺口。面對人才問題,石金博主要從做技術的人的角度來分析。她認為一般技術型人才都想做高精尖,但對客戶來說,重要的是要做出符合他們需求的產品。而回歸企業,就從李群自動化的做法上來看,如果剛好有合適的人最好,但卻不指望去尋找人才的這個過程,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做技術的人自己跳到市場中去經受客戶的質疑和挑戰。
就當下來看,李群自動化的總部研發也一直在加強,同時有一些能夠劃分出來做為區域獨立項目,那么就會到這個項目所需要得人才密集的地方,直接招募人才,就地解決。
通過此次線上圓桌會議討論,我們可以看到在后疫情時代,作為一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李群自動化將會堅定不移的繼續走自主研發之路,與市場融合,促人才發展,用科技創新的力量推動社會發展,助力新基建,李群自動化不僅立足當下,更面向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