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199rrr.com 2020-07-31 15:50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
7月30日,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在京召開《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9》《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線上發布會,報告圍繞能源安全、能源轉型等焦點問題,對2019年我國能源發展總體狀況進行了全面分析和總結,緊密結合新冠疫情的影響,對我國2020年能源情況和未來3年電力供需形勢做出研判,并針對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提出了建議。發布會上,電力規劃設計總院規劃部主任劉世宇就《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做了發布,電力規劃設計總院能源研究所所長陳錚對《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9》做了發布。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徐小東在致辭中表示,“能源和電力行業砥礪奮進,攻堅克難,為全面完成“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9年,我國能源供需總體平穩增長,能源消費結構繼續優化。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下降至57.7%,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3%,均已提前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油氣增儲上產態勢良好,原油產量企穩回升,比上年增加約200萬噸;天然氣產量比上年增加約160億立方米,增幅創歷史記錄。電源結構不斷優化,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占比達到39.5%,同比上升1.1個百分點,發電量占比達到27.9%,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新能源消納水平不斷提高,全國新能源電量滲透率達到9%以上,西北地區滲透率達到16%左右,與歐洲整體水平相當,全國平均棄風率、棄光率分別下降至4%、2%,連續3年大幅改善。能源儲運設施建設不斷完善,保障了能源安全生產和有效供給。油氣體制改革繼續推進,電力體制改革持續深化。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2019年我國能源和電力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能源安全保障外部風險增加,能源供需總體寬松與個別品種區域性時段性供給緊張并存,能源和電力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存在,部分能源電力關鍵技術受制于人,體制機制改革進入深水區。”徐小東指出。
《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指出,2019我國電力供應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國內生產總值接近100萬億元,同比增長6.1%;全國發電裝機20.1億千瓦,同比增長5.8%,全國發電量7.3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7%。新能源消納水平顯著提高,2019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15.3%,超前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全國風電平均利用率96%,同比提高約3個百分點;全國光伏發電平均利用率98%,同比提高約1個百分點。同時,電力資源配置能力持續加強,全國實現省間交易電量約1.25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1%。電力系統運行更加靈活高效,海上風電、單晶電池、電化學儲能等多方面均有良好表現。電力服務水平顯著提升,2019年我國營商環境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的排名由第46位躍升至第31位,其中“獲得電力”指標排名從第14位提升至第12位。電力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2019年全國完成市場化交易電量2.7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9%。
關于未來3年電力發展情況,《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指出,根據目前經濟運行總體態勢和國家下半年宏觀調控政策,初步預判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大約在0-2.8%左右,未來3年全社會用電量恢復至中速增長。受疫情影響,電力需求預測基數下降,未來3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總體穩定,但部分地區仍然趨緊,還需加強電力供應保障性建設。市場消納將成為后補貼時代新能源健康發展的關鍵環節,未來3年全國新能源新增消納空間約2.1億千瓦,而“三北”地區新能源仍有較大發展潛力,預計未來3年“三北”地區新能源新增消納空間約8700萬千瓦。未來3年,部分沿海省份面臨大規模海上風電的接入并網壓力,需統籌開發時序與消納條件。未來3年預計投產新增跨省區輸電通道5100萬千瓦。
《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對“十四五”電力發展趨勢進行了初步研判,安全、綠色、高效是新時代電力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要建立電力綜合安全保障體系,守牢安全發展底線;要有效提升新能源電量占比,握緊綠色發展主線;要以創新引領電力轉型升級,堅持高效發展路線;要優化電源結構與布局;要優化調整電力資源配置。
《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預計,2025年全社會用電量9.1-9.5萬億千瓦時,“十四五”全國尖峰負荷控制規模5000萬千瓦左右。
陳錚就《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9》 發布的內容,首先總結了新中國70年能源發展成就。建國70年來,我國能源清潔低碳進程持續推進,能效水平顯著提升,能源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技術裝備突飛猛進,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能源市場體系初步建成,能源國際合作向縱深發展。能源生產量有顯著提升,2019年我國一次能源產量達到39.7億噸標準煤,增長近200倍;能源消費水平不斷提高,2019年能源消費總量達到48.6億噸標準煤,增長90多倍。
2019年能源消費結構不斷優化,我國能源消費總量48.6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3.3%,增速較上年下降1.5個百分點。其中,煤炭消費低速增長,消費量約40億噸。石油消費略有回升,達到6.5億噸。天然氣消費3067億立方米,增速降至一位數。全社會用電量7.2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5%。
2019年能源供應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一次能源產量達到39.7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5.1%。電力裝機達到20.1億千瓦,煉油能力達到8.6億噸,能源供應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煤炭生產布局持續調整、行業集中度持續提高。油氣勘探新發現加快增加,2019年原油生產增速由負轉正,產量1.91 億噸,增長0.9%,扭轉了2016 年以來產量連續下滑的態勢。在天然氣生產方面,國內產量較快增長,同比增長10%;非常規氣占比提高,致密氣、頁巖氣等非常規天然氣產量約占天然氣總產量的1/3,其中頁巖氣產量已達到15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6%。
新能源消納水平顯著提高,整體棄風、棄光率持續下降,通過完善消納保障機制和監測預警平臺,加強調峰設施建設,我國清潔能源消納情況持續向好,水電、風電、光伏發電全國平均利用率分別達到97%、96%和98%,核電機組平均利用率保持在7200小時以上。能源進口規模不斷擴大,對外依存度提高。2019年,我國能源凈進口量達到約10億噸標準煤,整體對外依存度21%。
報告強調,在能源供應方面,需重點關注兩個問題:一是油氣安全風險比較突出,二是電力系統仍存在風險。《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9》預計,2020年,一次能源、煤炭和石油消費都將出現下降,非化石能源、天然氣和電力消費保持增長,但增速有所回落。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約48.5億噸標準煤,比2019 年下降0.2%。
“十四五”期間,我國能源需求增速放緩,供需形勢總體寬松。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年均增長2.5%,低于“十三五”前四年3.1%的年均增速,到2025年一次能源消費總量預計達到54.6億噸標準煤。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9》和《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今年發布的時間與往年相比有所推遲。同時,報告的發布形式由往年的現場發布,調整為網絡發布。本次發布會,來自能源行業政府主管部門、專家學者、企事業單位、高校智庫以及媒體代表等,共計3.7萬人次線上參會。(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