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199rrr.com 2013-07-10 14:40 《中華工控網》原創
當下,智能制造成為制造業發展趨勢和轉型方向已然明確。智能制造也已成為現在工業領域的重點關注話題。工信部在不久前發布的《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十二五”發展路線圖》上指出,“十二五”期間,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發展將以實現制造過程智能化為目標。什么是智能制造?羅克韋爾自動化亞太區自動化與軟件業務總監John Watts認為,智能制造就是在一個高度互聯的數字化工廠,使得你可以把大量的數據(通過現今大量智能的設備你可以掌握到這些數據)轉化成真正的資訊,幫助做快速的、實時的決策以提升生產力、能源效率,并進行商業決策。那么它的架構又是怎樣的?中國市場對智能制造和全廠最優化這些概念的接受程度又如何?在位于新加坡的羅克韋爾自動化亞太中心,我們采訪到亞太區自動化與軟件業務總監John Watts先生。
羅克韋爾自動化亞太區自動化與軟件業務總監John Watts
未來工廠優化:更智能、更安全
如何能夠讓全廠最優化?John Watts從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從技術層面來講,最重要的就是必須要打造一個非常開放的、標準的網絡環境,將整個工廠所有的智能設備都連接起來,保證廠區和系統提供商的管理層信息也是暢通的。從供應鏈角度來講,原材料供給情況以及到市場需求情況這些信息也需要一個開放網絡。最后將這些信息都串起來。此外,標準化亦是至關重要。John Watts舉例:“比如說為馬達或者閥門裝一個裝置,這個裝置就可以用來提供歷史數據、可以生成各種各樣的報告、資產管理數據,并且把這些數據傳遞給其它的控制器,在整個架構中信息的傳遞非常便捷,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稱它為集成架構。這也是羅克韋爾提出的最新集成架構和信息解決方案,實現信息與網絡化、自動化的融合。”
對于全廠最優化的發展方向,John Watts認為是智能制造,具體而言就是更智能化,更安全化。
更智能化:縮短工程周期、投產時間,能夠提前更早的發現一些潛在維護問題,能夠在故障發生前進行處理,生產力更加提高。另外能實時更快的提供一些信息給到管理層,幫助用戶更快的決策。
更安全化:網絡化的工業環境給人類提供方便的同時,同時也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當我們興奮能把所有的設備都可以連到一個開放的網絡,我們能夠在各種各樣的電子設備上,比如說筆記本、Ipad、Iphone、安卓手機訪問各種數據、分享數據的時候,一定要確保有個堅固的安全系統,確認訊息只傳遞給正確的人。在工業領域,網絡信息安全更應該引起重視,特別是一些基礎設施,如水處理、電網、銀行、醫療等等。“羅克韋爾擁有一個開放、未經修改的網絡,如同EtherNet/IP,另外,羅克韋爾自動化跟與思科亦有合作,思科在醫院、銀行,包括生產工廠等豐富的安全網絡經驗,對羅克韋爾自動化開發全廠最優化以及智能制造解決方案起到重要作用。”John Watts進一步解釋道。
John Watts表示,羅克韋爾自動化每年在研發上的大力投入,就是為了讓這個集成架構效率更高、更智能,并且更加的安全。
實現智能制造三步曲:基礎架構、人才、技術
當下,越來越多的客戶體會到軟件的價值日漸凸顯,羅克韋爾自動化通過集成架構將硬件和軟件組合的優勢也得已顯現。集成架構產品從硬件方面包括控制器、I/O、伺服器、變頻器、狀態監測、電子操作員界面等;再到軟件如各種編程的軟件、可視化的軟件、資產管理軟件、歷史數據、商業資訊、報告軟件;以及很多高附加值的軟件,如綜合效率跟蹤工具、能源管理軟件等等這些所有東西都通過一個開放的、未經過修改的以太網連接起來。也正因為如此,讓羅克韋爾自動化在運用諸如云計算、大數據這方面的商業技術時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John Watts談及一個案例:在美國一個頁巖氣開采的項目中,羅克韋爾自動化在一個卡車車隊的每輛卡車上安裝了一臺PLC,它會監測一些主要的參數,并接收GPS數據,繼而把信息傳輸給一個報表軟件VantagePoint,這些數據儲存在云端,通過這些數據,系統可以把維護信息傳遞給卡車司機,告訴他什么時候需要換過濾器,當然也可以隨時了解這些卡車所處的位置。
“這個有趣的案例不是傳統的制造生產,而是我們的產品和商業技術的一個結合。這樣一個結合使得我們可以給客戶提供獨一無二的解決方案。”John Watts說。
上述通過云計算實現資產管理中的應用案例也契合了當下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等熱點潮流,讓信息化、網絡化與自動化的融合,實現智能制造。
“實現智能制造需要分三步走:基礎架構、人才、技術”,John Watts表示。
第一步就是必須建立一個公司的基礎架構。必須確保公司高層達成要建立一個智能工廠的一致決定,組建團隊,確立目標,清晰的認識什么是智能制造,并通過智能制造解決哪些問題。根據制定的流程,推行統一的方法論,從而最終實現智能制造。
第二步是找到合適的人才。管理層需要合適的人才,他們要懂技術,同時還和管理層有同樣的愿景。
第三步才是技術。在EtherNet/IP的技術上開發解決方案,運用現有的技術,如大數據、云計算等所有可以助力實現智能制造的技術。
對于未來的自動化市場,John Watts 保持樂觀。未來10年或20年,中國依然還會是消費大國和羅克韋爾自動化的主戰場,以學校為起點,加強與大學合作;在基礎建設、汽車、日化、食品飲料等等行業也有足夠大的提升空間;加之OEM廠家的不斷創新,前景非常廣闊。
這依然是一個項目應用驅動市場的時代,羅克韋爾自動化的集成架構在OEM以及過程控制領域贏得了眾多客戶的認可。 “因為我們是全球最大的,只專注于工業自動化的一家公司,我們研發全都投在了自動化,我們所做的就是為了讓這個集成架構效率更高、更智能、更安全,這是我們的優勢。” John Watts說。專注于自動化,也許正是羅克韋爾自動化進入中國20多年時間取得快速增長的原因所在。(文/ 中華工控網 May)